浏览数量:30 作者:孙艺 发布时间: 2020-04-03 来源:本站
导语
教学活动尽管古老,但教学研究领域是一个充满神奇的迷宫,还有许多待开发或重新发现的未知领域。今天我们跟随孙艺老师,走进《有效教学》这本书。
阅读剪影
读书笔记
读书分享
《有效教学》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了《有效教学》这本书,对此颇有一些感受。这本书的指导思想是让学习者“像专家一样思考”。按照什么是教学、怎样教得有效、怎样教得更好来呈现组织架构。通过简洁朴实的语言,浅显易懂的内容,围绕实际教学生活,展示了精彩的理论依据,为教师怎样经营好课堂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策略。
大家都十分清楚,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我觉得想要取得教学有效性,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一、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所以在教学活动之前,我们要进行必要的准备。教学准备有两种思路:一种是顺向思考,一种是逆向设计。顺向思考始于教学内容,据此安排学习活动,评价问题。逆向设计是先将“课程标准”转化为“学习目标”,并根据它来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再来设计学习活动。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能体现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完整的动机概念包括:内在需求、外在诱因和自我调节。所以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依靠富有成效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内心体验到学习本身的乐趣,一旦学生尝到甜头,就会产生内在需求。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奖惩机制,运用外在诱因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班杜拉认为成功的学习经验、榜样的示范、他人的鼓励和说服都能够影响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三、注重教学评价
教学的准备和实施并不是教学过程的全部。教学过程要有效,评价就应该贯穿于这一过程的始终。教师可以用评价结果来判断自己教学上的问题,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进程;学生可以用评价来判断自己学习上的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没有这样的后续工作,课堂上实施的所有评价都是无意义的。
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教学是无止境的艺术,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要长期追求和探索。
结语
把学习还给学生,把讲授降到到最低限度,把更多努力放在促进学生的学习上。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才是教育者的光荣与梦想。
文字:孙艺
图片:孙艺
审核: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