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 作者: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29 来源:本站
凝聚集体智慧 打造理想课堂
(一百八十三)
——花港一小集体备课活动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社会、家庭、学校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们也积极行动起来,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研讨的心思渐浓,分享的氛围愈好,智慧的碰撞更精彩纷呈。
语文组
一年级组语文老师围绕《文具的家》这一课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借助句式训练和对比学习的方式,学会提取、整理信息,并依据信息进行推断。
二年级组围绕第七单元展开讨论,以“借助提示讲故事”为训练,用角色扮演、借助示意图讲故事等方式,感受妙趣横生的故事背后各种各样的变化,初步懂得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学会悦纳自我,拥抱变化。
三年级围绕《剃头大师》展开研讨,结合单元要素,设计进阶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剃头大师”和“害人精”的由来,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四年级备课组深入剖析了第五单元的重点课文,通过细致研读,教师们提炼出了课文中按游览顺序描写景物的关键要素,如起点、路径、景点转换及终点等,并探讨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识别和运用这些要素。
五年级围绕《刷子李》展开研讨,旨在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刷子李和曹小三的语句,体会刷子李技艺高超的特点。
六年级组围绕第五单元展开研讨,带领梳理课文中观点、事实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学习运用从正反两方面、列举多个事例、引用名言等方法有中心、有条理、有证据地表达;通过制作辩论手卡,查找相关资料,运用习得的论证方法梳理论证思路。
数学组
一年级教师进行了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的集体备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既是对已经学过的 2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两位老师对本单元五个例题进行了分析,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讨论,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对教学设计做出了一些整改。
二年级针对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进行讨论,要让学生在本单元学会准确的估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并发展估算能力。在教学中也要多关注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提高计算水平。
三年级的老师们对第六单元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进行了探讨,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初步掌握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学习和探索其它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重要基础。使学生们能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四年级就《相遇问题》展开研讨。老师们认为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用列表和画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掌握了常见的数量关系,但相遇问题是形式化的数学模型,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教学时要图文结合,充分交流,明确解题思路。并对比解法之间的联系,体会乘法分配律的具体应用。
五年级组对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进行研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同时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六年级组对总复习《数的运算》部分进行备课,引导学生围绕四则运算的意义,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的方法、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律以及有关的简便计算展开整理与复习活动。
英语组
本周英语组的集体备课围绕三年级新教材unit6 On the farm展开。梁老师提出新教材下的英语教学要把Big question的探究放在首位。主题意义探究就像一条无形的线,将我们的英语课堂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该贯穿在每个课时和板块,也贯穿在每节课的始终。陈雪老师提出在教学What can we find on the farm?时,可以强调教材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提高英语学习的真实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邹晓宇老师提出可以设置where--what--how的问题链,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况中综合运用英语学科知识、跨学科经验、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育组
本周体育组的集体备课由应昊天老师主持,应老师就投掷与游戏单元进行集体备课,本单元的学习,能系统、完整地给学生建立投掷的概念,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提高基础运动能力,为后续其他运动技能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集体练习、自主体验、反复学练、趣味游戏等手段,让学生掌握正确动作技能的同时发展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美术组
本周美术组的集体备课由潘婷婷老师主持。潘老师首先和大家分享自己主备的《我的新衣服》一课。潘老师认为“我的新衣服”这一主题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教材旨在通过服装设计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赵老师认为掌握衣服的基本结构和运用多种材料、技法进行设计制作是重点,只有让学生理解衣服结构,才能准确表现,而多样化的材料和技法能丰富学生的创作形式。
科学组
为深入解读科学教材精髓要义,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构建高效科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科学学科育人新路径,4月25日上午,花港一小科学老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备课过程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音乐组
本周音乐组进行六年级下册的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走进世界大家庭”为主线,将八个单元有机联系在一起,旨在通过音乐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特定主题展开,内容包括“唱”“认”“做”“听”等板块,这些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例如,某个单元可能会以一种特定的音乐风格或文化背景为主题,通过歌曲演唱、音乐欣赏、节奏练习、音乐知识学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面感受和理解该主题下的音乐文化。教材精选了多种风格的歌曲和音乐作品,既有中国民族音乐,也有世界其他国家的经典音乐。这些作品不仅旋律优美,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法组
一年级围绕《相亲相爱一家人》展开研讨,引导学生体会在不同场景下家人的爱,体谅家人的不易,并学会爱家人,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爱。
二年级围绕《我们有新玩法》展开讨论,通过对简单玩具新玩法的探究,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玩具,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年级组围绕《生活离不开规则》展开研讨,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意识到规则的作用,从而做守规则的人。
四年级围绕《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一课进行研讨,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行为习惯,牢固树立节俭节约的意识,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努力将勤俭节约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基本品质。
五年级围绕《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展开讨论,帮助学生认识到近代初期我国遭受列强侵略和欺凌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从而让学生懂得“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
六年级围绕《探访古代文明》一课展开研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的分布,知道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兴趣,从而增强其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责任感。
集思广益学生受益,博采众长教学相长。花港一小将以集体备课为契机,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减负增效任重道远,我们用集体智慧实现!
文字:各教研组
图片:各教研组
审核:潘佳惠、李想、郭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