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港一小】立足真实问题 寻求有效实践 ——记花港一小承办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主题教研活动

浏览数量:15     作者: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来源:本站

春意正浓启新程实践育人探真知202548日,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立足真实问题 寻求有效实践”主题教研活动在花港第一小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通过课堂展示、专题研讨等形式,共探综合实践课程如何以“真问题”为锚点,激活学生核心素养,赋能育人模式转型。

IMG_8090.JPG  

IMG_7981.JPG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教务管理处主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王少峰,鼓楼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陈卉,玄武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冯凌,栖霞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刘云珍,南京市太阳城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张洪星,以及中片、东片学校综合实践教师参加了活动。

IMG_5841.JPG

IMG_8032.JPG


花港第一小学的马明真老师带来五年级课例《莲韵荷香 浸润花港》。马老师带领学生从校园文化中的“莲韵荷香”主题出发,探索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实践。马老师用学校举办“莲韵校园”开放日情导入,学生们化身为“校园莲文化宣传大使”就莲分别选题进行了研究。在小组汇报展示阶段,学生们分为了莲香四溢、莲韵荷香、莲韵诗词、莲韵种植、莲风俗韵、莲荷科技几个小组分别展示交流。马老师的课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了对莲的认知,更培养了科学思维、协作能力与文化自信。这场“莲韵”之旅,让校园的一池清荷真正“开”进了孩子们心里。

IMG_7984.JPG

IMG_8008.JPG

IMG_8003.JPG

太阳城小学的朱德万老师执教六年级课例《大课间变形计:从“跑圈打卡”到“活力趣动场”》。朱老师通过出示学生关于大课间的日记,引导学生发现大课间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出发,展开对大课间活动时间、场地、内容等的研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法、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探索解决方案,并组织学生以案例推导的形式分析活动流程。最终,孩子们不仅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快乐,更在复盘环节学会接受不足、总结实践经验。这一创新课程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IMG_5856.JPG

IMG_5872.JPG

IMG_5860.JPG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仙鹤门分校的左一朋老师执教三年级课例《绿色校园变形记》。课程以环保为主题,引导学生将校园中的废弃物如剩菜果皮、废旧纸盒、坏餐具等变废为宝。学生先通过实地观察、采访和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材料与需求再以小组合作形式选择一个废弃物讨论并设计方案,同伴进行优缺点的评价。最终通过“论证方案”优化作品。本节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更通过“食堂—教室—公共区域—办公室”多场景联动,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这一实践为校园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了生动范例。

IMG_8042.JPG

IMG_8029.JPG

IMG_8038.JPG

拉小分校砺志实验小学的郭贝贝老师带来年级课例《我心中的“棉花糖”》。郭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棉花糖的特点以及棉花糖的诱惑。让学生认识到棉花糖给予的快乐是短暂的,让孩子“延迟满足”中领悟“快乐更长久”的意义启发学生思考自我管理与情绪调节的重要性。活动中,孩子们理解了耐心等待后的甜蜜更值得珍惜。郭老师的课让学生明白了“坚持、规划、鼓励、等待”的重要性,让教育如棉花糖般柔软而富有回甘。

IMG_8055.JPG

IMG_8074.JPG

IMG_8068.JPG

最后,南京市教研室王少峰老师对四节课做了深入的点评认为老师们的课可圈可点,均凸显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他提出真实问题和有效实践相契合是综合实践主题课的最根本要求。课程的设计要回归到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解决,学生们应该正确地面对“真实”。他们可以先对周围的现象展开思考,在找问题前进行预判。应该选择有意义的问题,所选择的调查方式也要真实。此外,课堂上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彰显也十分重要,应该更为关注过程上的收获,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IMG_8084.JPG

本次市级综合实践主题教研活动圆满落幕,通过课例展示、专家点评的环节生动诠释了问题即课程、实践即成长的育人理念。当教育回归真实生活,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问题的发现者、行动的创造者。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教研团队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以实践之力滋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新时代育人模式转型提供鲜活样本。

文字:梁珊

图片:翟奇胜

审核:翟奇胜、潘洁、郭红霞

 

 

 

 

 


Copyright @ 2020 Nanjing Hua Gang primary school,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花港路10号 电话:025—86755618 025—8675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