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9 作者: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3-04 来源:本站
花港一小集体备课(校本教研)活动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社会、家庭、学校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们也积极行动起来,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研讨的心思渐浓,分享的氛围愈好,智慧的碰撞更精彩纷呈。
语文组
语文组分年段开展活动。一年级组老师围绕《我多想去看看》一课,再次明确了低段的识字写字、朗读理解、书面练习三个教学目标。二年级组老师就《千人糕》这篇课文进行讨论,在探讨中认为默读课文还是这学期需要重点训练的内容,通过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做成的,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明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三年级组围绕《元日》进行讨论,重点围绕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再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诗句传达的欢乐、喜庆气氛,从而进行背诵指导。四年级语文老师围绕第七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中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展开讨论。五年级组针对《武松打虎》第二课时展开讨论,确定教学重难点,围绕武松打虎经过和人物形象设计教学,减负高效地落实课堂教学。六年级组围绕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分享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好方法。潘洁主任还提出可以将口语交际与学校“亲子共读”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爱阅读的好习惯。
数学组
数学组集体备课由各年级组织,一年级对于数的顺序如何让学生更理解进行讨论,二年级探索如何找到让学生更好分清方向知识,三年级对学生更直观感受千米进行思考,四年级商讨如何对一单元的综合知识点进行整合。五年级对于折线统计图知识点教学进行研讨。六年级对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以及比例的意义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进行研究。
英语组
英语组的老师们在梁珊老师的组织下对寒假特色作业进行评比,挑选出优秀的学生作品。下周是三年级周周教研,陈可欣、毛毛、李美如老师确认了上课内容和时间,并进行研讨,上课内容为“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第一课时教授文具类单词,从学生身边物品教授,教学贴近实际回归生活。老师们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展开了研讨,提出了自己的改进建议。
音乐组
音乐组的集体备课围绕周周教研中的《春游》一课的教学展开。首先在刘鑫老师试上时发现要先教授学生八六拍的强弱规律,才能更好得边划拍边唱谱。黄丹老师执教时沿用刘鑫老师唱谱时把“升4”唱成“fi”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乐谱时更流畅。在两位老师试上后,我们发现现学生对“力度记号”的掌握不是很好,于是在周弦老师进行献课时,着重提及了“力度记号”在音乐中的作用,使得学生在学习唱谱时对音乐的处理有了明显的提高。
体育组
体育组本周的集体备课由蔡啸林老师主持,他主要分享了自己学习篮球类课程教学后的一些反思与心得。他认为球类教学课程,本身就可以很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应该把教学重心放在技术动作的形成上,要利用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们在各个趣味练习中,逐渐熟练掌握技术动作。在整个单元教学中,也要不断的复习动作,让教学更加真实有效。
美术组
美术组本周集体备课的主备人是美术组潘婷婷老师,针对五年级美术课《理想的居住环境》这一课组内教师展开了讨论,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环境,并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手法表现心中的理想家园,同时引导学生从本课的学习中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增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科学组
科学组的集体备课由王姝方老师主持,王老师首先组织全体科学教师进行了线上观摩,接着针对此次教研活动精神开展相关的工作布置,最后,科学组老师们对于施宇老师的区公开课《画月亮》进行集体研讨,集思广益。
德法组
德法组分年级进行集体备课。一年级德法老师围绕《风儿轻轻吹》展开讨论,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游戏、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自然界风的不同特征以及风的作用、风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二年级老师围绕《试种一粒籽》展开讨论,从认识种子开始,知道生命的奇妙。三年级老师围绕《不一样的你我他》展开讨论,旨在通过具体事物的比较,意识到人与人在长相、性格、爱好等方面的不同,知道每个人各具特点。四年级老师围绕张玲玉老师的《我很诚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展开讨论,希望通过故事、情景表演等方法,让学生知道诚实需要克服胆怯心理,不虚荣,不弄虚作假,同时学会分辨是非,用诚实的行为去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五年级老师围绕潘佳惠老师的《我很诚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展开讨论,明确诚实的含义,调整教学板块,创设情境让学生养成诚实的好习惯。六年级老师围绕《宽容让生活更美好》这一课展开讨论,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宽容待人。能够认识到报复别人的害处以及宽容的好处,能够求同存异,尊重他人的不同,与人和谐相处。
集思广益学生受益,博采众长教学相长。花港一小将以集体备课为契机,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减负增效任重道远,我们用集体智慧实现!
图片:各教研组
文字:各教研组
审核:陈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