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8 作者: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 发布时间: 2021-12-31 来源:本站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社会、家庭、学校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们也积极行动起来,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研讨的心思渐浓,分享的氛围愈好,智慧的碰撞更精彩纷呈。
语文组
语文组本次校本教研的主题是“聚焦减负增效 精研作业设计”,由李慧老师主持。首先由三位外出上课的老师带来经验分享,分别是李亚美老师分享送教《大自然的声音》心得体会,潘佳惠老师带来送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感受和反思,以及潘洁主任的分享《天道酬勤,力耕不欺》。接着由卞文静老师向大家介绍如何将论文案例、个人课题上传到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然后,殷钰老师指导大家科学、准确、规范地撰写叙事和案例。最后由黄博威老师分享“双减”背景下,减负增效的作业设计具体案例。教研是教师进行业务切磋、提升自我的有力平台,老师们在活动中得到磨炼,在活动中专业成长。
数学组
数学组的校本教研主题为“个人课题撰写指导”,庾海燕和邱静静两位老师向大家分享了市级第十二期个人立项课题。庾老师的课题试图通过记录不同环节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并借助同课异构等方式进行对比,进一步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邱老师发现小学生易对计算课内容感到枯燥无聊,旨在通过课题研究为一线教师寻找一个更适合小学计算课的教学方式方法。两位老师结合各自课题在课题选择和撰写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在分享交流中,老师们明确了选题的方向,理解了研究目标,对研究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
英语组
本次英语组校本教研由陈雪老师主持,首先对李美如老师的复习课进行了集思广益。通过听音识歌、开火车式复习词汇、big balloon等方式生动地复习歌曲、词汇和句型。接下来,梁珊老师对刚刚结束的英语节进行了总结。梁老师总结了本次英语节的优点:分工合作,团结一心;学生积极参与,尽显风采。同时也指出了活动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了一些建议,表达了对明年英语节的期盼。
体育组
本周体育组的校本教研,由喻青老师主持。喻老师围绕“趣味接力跑”这一主题,和大家分享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尝试改变传统的直线折返跑接力,而是改用圆形或者是s形进行接力;把原来的两组或者四组接力,拆分成更多的小组,利用标志桶来建立小组接力地形;把单人接力,换成双人甚至是多人接力,进一步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喻老师的想法带给了组内其他老师极大的思考与启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样的接力形式在体育课上展现。
音乐组
音乐组本周的校本教研围绕着“教学进度统一”展开。周老师提出,学期临近期末,需要加快教学进度。中高年级要抓紧竖笛的练习,低年级阶段是音乐成才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对学生进行音乐即兴创作教育,引导学生在教学中即兴创编律动、歌词、伴奏、故事,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尽情地“动”起来、“活”起来。最后,周老师提醒老师们在期末要统一教学任务和进度,提高课堂上的效率。
美术组
第十八周校本研修由邱月老师主持。邱老师首先对执教的创意线描进行优秀作品展示,通过有趣的线描作品吸引学生们的兴趣,从而导入到对线描的步骤性学习。本次美术校本教研活动,老师们进一步拓展了“幼小衔接”课堂的内容,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相关教学理念落实幼小衔接课堂的理念,为新型美术课堂提供良好的范例学习。
科学组
本周科学组校本教研活动由王姝方老师主持,教师们就课堂上学生“玩什么”“怎么玩中学、学中玩”问题进行思考,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让“成熟”的老师适应“幼稚”的学生,科学组全体教师观摩了“一年级教师给幼儿园孩子的一堂课”,并于交流研讨中提升课堂教学艺术。为推进小学一年级适应性教育,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衔接途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趣”为径,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评价方式,实现幼小科学衔接。
德法组
本周的德法校本研修由潘佳惠老师主持,分享有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案例和论文。她先分析了目前知网和中国期刊网上相关论文的写作现状,然后以具体论文、案例为例,详细地讲解了相关文章的写作内容和思路,最后呼吁老师们多思考,多总结,多写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
集思广益学生受益,博采众长教学相长。花港一小将以集体备课为契机,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减负增效任重道远,我们用集体智慧实现!
文字:各教研组
图片:各教研组
审核:陈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