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港一小】聆听窗外声音,开启教育新征程 ——记花港第一小学教师线上观看“第三届新教育·新管理“论坛

浏览数量:135     作者: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1-09      来源:本站

【花港一小】聆听窗外声音,开启教育新征程 ——记花港第一小学教师线上观看“第三届新教育·新管理“论坛

新教育实验二十年来,在深耕“十大行动”的基础上,越来越关注如何通过“新管理”来推动新教育内外成果的系统研究与转化。2022年1月8日,花港一小的教师们在线观看学习了第三届“新教育·新管理”论坛。


QQ图片20220109205148.png


 上午的开幕式首先对往届的论坛进行了回顾,朱永新教授和厦门市同安区教育局局长吕子祥为本次研讨活动致辞,提出了今年“新教育·新管理”将聚焦新形势、新政策下的教育管理的变革,思辨学校管理的价值,引领学校管理者的专业成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卢志文带来了《借事修人:“新管理”与新教育十大行动》主题报告,用一个字谜来引出“事”,又从“事”联系到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一个中国民间教育改革行动。接着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为我们带来了《“我”和“我们”:在目标中确认》的心得分享,她和学校的几位新老师都为我们分享了一些经验,用清华附小构建的“儿童一日新生活”让我们明白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积跬步中,走向新的一天这个观念。然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系教授周彬针对《学校绩效管理的“标准”与“非标准”》做了研究报告,他提出用好教师,就是对教师队伍最好的发展,但对于教师的绩效并不是激励教师的,而是来推动工作的。最后,著名旅美教育学家专家黄全愈为我们带来了报告《“双减”后的基础教育该长啥样?》,深刻的思辨与生动的举例相得益彰,是一场教育理念的科普。

下午的培训中,先是观摩了徐立导演的教育电影《未来学校》,电影中的教育理念给了我们教师深刻的启发。接着,王益民校长的讲话,提出了《课堂变革:底层的逻辑与行动》;庄慧芬校长的《学校边界:用关系学来丈量》,展现了一个学校的创建需要多方的配合努力;滕玉英校长的《学校管理:演绎“情”“智”故事》给我们指明了价值、榜样、制度、任务、问题、活动六种教育导向;王九军校长的《专业内外:让教师多一些“小幸福”》点明了鼓励教师追求有理想的人生,铸造师魂;王俊莉校长的《多元评价,幸福七小,七色花开》介绍了完整的学生评价系统。最后,加拿大校长Keth Kinsey介绍了翻转课堂以及新的学习模式。老师们受益良多。

晚上,杭州萧山银河小学教育集团德育管理团队的老师们介绍了自己学校的管理样式:鸟巢式管理,提出了人人都是管理者,管理层下沉的理念。厦门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德育科主任方贤伟给大家分享了自己学校的读者活动,丰富的读者活动不仅能够为学生阅读导航,也为老师终身发展创造平台,给新教育实验阅读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山东临沂莒南第三小学教科主任彭秀红的讲话《让家校合育有“数”有“据”》,点明了教师要注重家庭文化指导,用课程活动连接家长,实现全面育人。徐州市新教育学校课程中心主任韩小玲带来了《关于“系统”的思考:见证徐州市新教育的150天》,分享了如何以“系统”思考的思维应用于新管理、新课堂教学、新课程研创以及新家校共育。泰州市姜堰第二实验小学康华校区教科室主任郭建珍说:“教师专业性的现实体现便是不可替代”,并为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大会最后,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理事长许新海博士进行了闭幕讲话,许博士高度评价了本次论坛是有高度、有广度、更不乏温度的,并总结这次论坛有以下特点:一体现了新管理的新教育性、二体现新管理的时代性、三是体现了新管理的实践性,最后指出如何通过新管理将新教育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转化,这是我们的责任担当,更是我们的使命所在。

      本次论坛给我们带来前瞻性的管理思考和实践性的管理启迪,花港第一小学也将以此为契机,依托新教育理念与十大行动,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文字:张若雨、任雪、陈雪

                                                      图片:参与教师

                                                      审核:李想


Copyright @ 2020 Nanjing Hua Gang primary school,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花港路10号 电话:025—86755618 025—8675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