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6 作者: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19 来源:本站
2024年3月19日,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太阳城小学校长王瑞雪特级教师来到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给四(3)班的同学们带来一节精彩的《芙蓉楼送辛渐》古诗课。花港一小全体语文老师全程参加听课和交流过程。
“别”出心裁话离愁,王特先从古文字“别”入手,引导学生分享所熟知的送别诗,学生纷纷交流送别诗的离愁别绪;名诗名句传千秋,王特相继出示或深情、或豪情的送别诗让学生体会,引出本课与众不同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接着,王特以“边塞诗人”“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三个关键词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王昌龄,王特娓娓道来,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特通过诗歌中“孤山”“寒雨”两种意象,引出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抓住“孤”“寒”二字,让学生体会作者与好友离别时心中的孤寂与寒冷。通过“冰心”“玉壶”两种意象,再结合诗人生平经历让学生理解创作背景,体会作者那种冰清玉洁的高尚品质。王特的课堂环节丰富有趣,气氛活跃,让学生在探究思考中学习。诗意的课堂,诗联的结合,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随后,王特为我校语文教师带了一场“在文化里安顿一颗教育的心”的微讲座。王特从“在文化里安顿一颗感动的心、思辨的心、冰清玉洁的心”三个方面展开,她指出教学时我们应由情入理,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欲望。她认为每一堂课,都是生命在歌唱。诗韵课文的课堂,就是歌唱生命的课堂,歌唱爱,歌唱美,歌唱诗意的远方。
从一首诗,再次认识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王昌龄;从一堂课,经历了王昌龄的悲喜一生。在诗歌的熏陶中,花港一小的老师们也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受。
黄媛媛老师觉得王特的课堂轻松活跃,充满了文化底蕴,在和学生不经意的聊天中,潜移默化地把诗歌的意境传达给学生。课堂上她与学生穿越时空去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灿烂与辉煌,从介绍诗人王昌龄入手,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诗人当时的写作背景,使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她唤醒学生去阅读和思考,赞赏学生利用注释理解诗意,学生通过她的点拨引导,将想象生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曲曲优美的旋律,感诗人之所感,想诗人之所想,最后再和学生读出诗的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李想老师认为王特的课,就像带领着大家进行一场穿越千年的时空对话。李老师从三个方面来展开评课与交流:一是以景物衬情为核心,二是以拓展阅读为手段,三是以了解背景为助力。王特的课,给大家带来的不仅是知识的熏陶,更是美的享受。
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失之深晦。守望教育,最美好的方式就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前行:回头,有一路留下的动人故事;低头,有彼此温暖鼓励的脚步;抬头,更有清晰明朗的远方……
文字:马明真
图片:黄博威
审核:李想、潘洁、郭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