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 作者: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6-30 来源:本站
见字如面(82)
花港一小2024年6月份致家长的一封信
和父母一起跟着课本去旅行系列之“走进草原”
(六年级语文课文《草原》)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每月的一封信又和您见面了。上个月,我们一起跟着课本走进了姑苏,了解了苏州的历史和文化。
今天我们继续跟随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1课《草原》,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草原!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内容概要
《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首次来到草原,访问陈巴尔虎旗时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细腻清新的语言记叙了初入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深情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课文语言优美,写景文字诗情画意,叙事部分娓娓道来,情景交融、生动感人。丰富的想象使景物的描写更加形象、生动,充满画面感,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草原风情。
地点介绍
陈巴尔虎旗,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地处大兴安岭西部末端向呼伦贝尔高平原过渡地带,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毗邻5个旗、区(市),总面积17458平方千米。
“巴尔虎”系蒙古族一部落,关于巴尔虎名称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是以居地得名说,认为巴尔虎得名于贝加尔湖附近的巴尔忽真脱古木地区;二是以人名得名说。
陈巴尔虎旗主要景点有金帐汗蒙古部落、呼和诺尔旅游景区、莫尔格勒河景区等。
历史文化
数千年前,这里是游牧民族的天下,匈奴、鲜卑、突厥等游牧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骑马驰骋,逐水草而居,过着自由奔放的生活,形成了独特的游牧生活方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蒙古族在草原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吉思汗作为蒙古帝国的创始人,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广阔的胸怀,征服了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在他的统治下,蒙古帝国与欧洲、西亚等地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使草原文化得以广泛传播。
总之,草原的历史是一部游牧民族的史诗,它见证了草原民族的兴衰荣辱,也记录了草原与中原的交流与融合。
民俗风情
在草原上,牧民们通常居住在蒙古包中,蒙古包呈圆形尖顶,覆盖厚毡,内部布局简单而实用,易拆易装,便于游牧生活。每到迁徙的季节,牧民们会带着帐篷、牲畜和生活的必需品,在蓝天白云下,踏上新的征程。
草原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新鲜的牛羊肉经过烤制、炖煮,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而奶制品如鲜奶、酸奶、奶酪等,也是牧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味。
草原上的服饰绚丽多彩,展现着独特的民族韵味。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如长袍、马靴和帽子,色彩鲜艳且图案丰富,用细腻的刺绣和精美的配饰点缀,彰显出草原民族的豪放与细腻;草原上的歌舞更是热烈奔放,传递着草原人民的豪情与活力。在节日庆典或日常生活中,人们会穿上华丽的服饰,载歌载舞,欢庆丰收和生活的美好。
旅行是一首浪漫的诗,让孩子们陶醉其中;旅行是一幅多彩的画,绚烂夺目。孩子们在自然的怀抱里,感受生命的脉动,领悟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领略世界的无限宽广与深邃。
您的朋友: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全体教职工
2024年6月30日
文字:李想、王娟、李慧
配音:徐昕
视频制作:王彩虹
审核:郭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