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81)——花港一小2024年5月份致家长的一封信

浏览数量:2     作者: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5-31      来源:本站

见字如面(81)

花港一小2024年5月份致家长的一封信

和父母一起跟着课本去旅行系列之“走进姑苏”

(五年级语文课文《枫桥夜泊》)

点击播放视频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每月的一封信又和您见面了。上个月,我们一起跟着课本走进了钱塘江,欣赏了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

今天我们继续跟随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21课《枫桥夜泊》,一起走进苏州!


内容概要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准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地点介绍

苏州市,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东南部,东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总面积8657.32平方公里。全市地势低平,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太湖水面绝大部分在苏州境内,河流、湖泊、滩涂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4.6%,是著名的江南水乡。

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

苏州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881处,其中国家级61处、省级128处。平江、山塘历史街区分别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和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历史文化名街。



历史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苏州更是作为吴国的都城,见证了吴文化的辉煌与繁荣。历史的烙印深深印刻在每一寸土地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苏州又成为会稽郡的治所,继续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苏州的文化艺术瑰宝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那些典雅别致的园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这些名字如同诗意的画卷,在世人面前缓缓展开。这些园林不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诠释。每一砖一瓦、每一草一木都透露出设计师的匠心独运和对自然的敬畏。

而谈及苏州的传统文化艺术,昆曲自然是不能不提的。这种被誉为“百戏之祖”的艺术形式,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它的唱腔、表演都充满了古典韵味,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亲临古时的苏州。

当然,还有苏绣,这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以其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而广受赞誉。每一幅苏绣作品都是匠人心灵的结晶,也是苏州文化的一种生动体现。

奇闻轶事


寒山寺,这个名字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相传,在南朝时期,这里便有一座寺庙,名为“妙利普明塔院”。然而,寺庙的真正名声大噪,却与唐代的两位高僧——寒山和希迁密不可分。他们的到来,不仅为寺庙带来了新的活力,更使其更名为“寒山寺”,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而枫桥,则与寒山寺相伴而生。枫桥并非因桥上种满枫树而得名,其名字背后有一个更为深远的传说。相传,在某个时代,为了连接寒山寺与对岸,方便参拜,便修建了这座桥。而桥上的风景,特别是秋天的枫叶,使得这座桥得名“枫桥”。每当秋天来临,桥上的枫叶如火如荼,与桥下的运河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随着时间的流逝,寒山寺与枫桥成为了苏州的文化标志。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人们的信仰与希望。每当人们站在枫桥上,望着对岸的寒山寺,都会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宁静与祥和。这就是寒山寺与枫桥的由来,它们不仅仅是两座建筑,更是苏州文化的象征,是人们心中的一份宁静与寄托。

旅行是一种美丽的享受,它能让我们远离喧嚣的城市,融入自然的怀抱。在旅途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感受到不同地方的文化风情。

您的朋友: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全体教职工

2024年5月31日


Copyright @ 2020 Nanjing Hua Gang primary school,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花港路10号 电话:025—86755618 025—8675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