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90)——花港一小2025年2月份致家长的一封信:和父母一起跟着课本去旅行系列之“走进庐山” (二年级语文古诗《望庐山瀑布》)

浏览数量:15     作者: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2-28      来源:本站

见字如面(90

花港一小20252月份致家长的一封信

和父母一起跟着课本去旅行系列之走进庐山

年级语文古诗《望庐山瀑布》)

点击播放视频

敬的家长:

您好!

每月的一封信又和您见面了。上个月,我们一起跟着课本走进了那碧波荡漾的桃花潭,感受了它的宁静与美好。    

今天我们继续跟随年级册语文教材中的《望庐山瀑布》一起走进庐山!

内容概要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描绘庐山瀑布壮丽景色的诗篇。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香炉峰在阳光照耀下生起紫色烟霞,以及远处瀑布如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的壮丽景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句,更是以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将瀑布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庐山瀑布的自然之美更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地点介绍

庐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的重要避暑胜地。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称。其瀑布更是被誉为天下三大奇观之一,以水流量大、高差大和数量多著称。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誉。庐山不仅水量丰富,环境与植被也近乎原始自然状态。山中拥150科650多种植物,其中具药用价值的植物100种以上物产丰富

神话传说

传说在周初,有位名叫匡俗的人在庐山学道求仙。匡俗字君孝,也有称其为匡裕或匡续的。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被朝廷获悉后,周天子多次邀请他出山协助,但匡俗每次都避而不见,潜入深山之中。后来匡俗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了,于是人们就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庐山之名由此而来。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山也被称为匡山或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的讳,才改称为庐山。

 

名人故事

庐山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司马迁就将庐山载入《史记》,陶渊明在庐山开中国田园诗先风,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弘扬“理学”。迄今为止,历代有3500余位文人墨客登临庐山,留下了1.6万多首诗词歌赋、1300多帧摩崖石刻和大量书画作品。中国文学名篇中,陶渊明《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李白《望庐山瀑布》、周敦颐《爱莲说》、苏东坡《题西林壁》,都诞生在这块土地上。

 

跟随书本的脚步,我们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这个充满神秘与奇幻的庐山仙境。每一次的旅行,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更加珍惜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更加热爱这个充满奇迹的世界。期待着下一次的旅行,去发现更多未知的美丽与感动!

 

您的朋友: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全体教职工

2025228

 

文字:李慧

配音:徐昕

视频制作:王彩虹

审核:郭红霞

 


Copyright @ 2020 Nanjing Hua Gang primary school,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花港路10号 电话:025—86755618 025—8675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