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5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20-03-12 来源:本站
导语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在时间的缝隙中沉下心来静静地品味书香。今天就让我们与王擎天老师一起,点亮心灵,共同阅读。
阅读剪影
读书笔记
读书分享
读《有效教学》有感
作为一名新老师,我时常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有时候明明备课很充分,讲解也到位,学生却依然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粗心大意,学习效率时高时低?在读完这本《有效教学》之后,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在大学主修教育理论课的时候,书中无数次强调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起引导作用。但是,过犹不及,如果因此就把课堂放任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确定教学目标,很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变化,导致教材受冷落。我在上《雨点儿》这一课时,本应引导学生理解“万物生长离不开水(雨)”,可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下大雨会把花草淹死。这样的观点虽然没错,但是脱离了课文主旨,也没有达到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因此,在课堂上对于这类学生必须加以引导,肯定学生的活跃思维,同时提醒所有学生不能脱离课本内容凭空想象,及时将学生们的思路拉回来。
除了上述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影响学习效率,这也直接决定了我们教学的有效与否。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明明设计的课程内容很有趣,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但是学生的情绪始终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状态。咨询过经验丰富的老师之后我才知道问题都出在了“评价语”上面。哪怕只是一句简简单单的“你真棒!”,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励。尤其是那些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真的会因为老师一句夸奖的话而高兴好几天。评价还要准确及时,不能等学生说完,等到下课或是下节课再评价,这样就达不到教学目标了。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课就回产生兴趣,学习效率自然提高。
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很有可能成为名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许它们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但是如果因此就不去管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些细小的问题总有一天会成为大问题,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是难以估量。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每当教学出现问题时,我们必须勤反思,要想尽办法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这样才能不辱使命,完成自己的教育梦。
结语
相伴花开,各美其美。乐享幸福,共善其善。让理想开花,让智慧结果。各位老师,疫情期间我们不要忘记读书。让我们与书籍携手同行,开始崭新的心灵之旅。有了书籍的滋养,我们的课堂将充满智慧,我们的教育将一路书香,我们的生命将更加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