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4 作者:花港一小 发布时间: 2020-03-20 来源:本站
导语
手捧书卷,心有余香。乐而忘忧,乐而忘愁。一卷在手,方耳根清静。捧着诗书,似与诗人一起领略了空灵、宁静与和谐,让人回味隽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张玲玉老师,在午后闲暇时光,泡杯清茶,寻一荫下,细细品味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阅读剪影
读书笔记
读书分享
读《有效教学》有感
最初接触崔允漷的《有效教学》一书,是被书名吸引。因为有效教学确实是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在近两年的教学中,我在“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这一问题上遇到了瓶颈,但是拜读了这本书,我有了一点自己的读书感悟。
通过学习《有效教学》,我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应该是学校每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书中对于“有效教学”给出了见解:“有效教学”就是凡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思考着,有效性是教学的灵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放弃教学的责任。因此在教学活动之前,我们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在头脑中或书面形成一个计划。
一节课是否有效,老师自身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对教材的充分理解,还要备好课。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要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这就需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让“预设”真正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要想做到“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做一个真实的人,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现自己。其次要做一个善于反省的人,长期以来,教师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的还比较少。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
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多读书、多学习,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并在其指导下积极开展有效教学实践,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结语
手捧书卷,心有余香,给心灵一缕书香。有书为伴,实乃人生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