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4 作者:王浩 发布时间: 2020-03-29 来源:本站
“青年教师乐分享 教育科研新跨越”
读书活动(17)
导语
对每一节课,都要用大量的时间来准备,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今天让我们跟随王浩老师,走进《有效教学》这本书。
阅读剪影
读书笔记
读书分享
《有效教学》读后感
读了《有效教学》这本书,我深刻地明白了:想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课堂,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对学习的一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上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是学习自觉性与认识兴趣,学生一旦有了自觉性,他就会对学习迸发出极大的热情,表现出坚毅精神,产生积极行动。因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一、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是学生近期内或长远的达成目标,正如有了靶子才能瞄准射击,有了目标才能为之努力奋斗。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应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与个性特征的教育方式,使社会和教育的要求转化为个人的学习动机。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知识”,要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教师在讲授每门学科或每章、每节之前,必须生动有力地讲清目的、要求和任务,并结合教材内容阐明其对社会的意义以及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三、重视学生学习成果的信息反馈作用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因此,应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成绩的进步以及在实际中应用知识的成效等,以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在教学中,有时进行一种专项训练,可以让学生自行做练习,并规定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完成。通过反馈,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紧迫感并及时了解自己的欠缺,及时取长补短激发上进心。如果没有反馈,则缺乏激励很少进步。无论哪一门学科,没有随堂检测,效果往往不佳。
四、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鼓励
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评价和表扬鼓励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功感,而后者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表扬与鼓励是教师对学生免费的赐予,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不要吝啬你的表扬鼓励。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既有其理论性,又有其实践性,教育工作者应在实际操作中获得认识的提升和飞跃,最终促进教书、育人双提高。
结语
教学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创造精品的过程,我们必须做到有意识地长期追求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