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1 作者:潘佳惠 发布时间: 2020-02-11 来源:本站
停课不停学,花港一小这样做(三)
跟着老师一起学古诗词(2)
古诗不用背,听听全都会!跟着老师一起学古诗词,不要担心下学期的语文课。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吧!
统编教材4-6年级(下册)
4.《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统编教材四下)
【经典诵读站】
四时田园杂兴
南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作者微探究】
范成大: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其诗题材广泛,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大家”。著作颇富,传世作品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吴郡志》等,存诗1900多首。
【名师微课堂】
篱落:篱笆。
惟:只有。
【古诗今译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诗中寓意悟】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5.《村晚》(统编教材五下)
【经典诵读站】
村晚
南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作者微探究】
雷震,宋朝,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名师微课堂】
陂(bēi):,池塘的岸。
衔:口里含着。此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
寒漪(yī):带有凉意的水纹。漪,水波。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古诗今译篇】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诗中寓意悟】
这首诗展示的是一幅牧童骑牛晚归图,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
6.《寒食》(统编教材六下)
【经典诵读站】
寒食
唐 韩翃(hóng)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作者微探究】
韩翃(hóng),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诗多写送别唱和题材,如《韩君平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卷。
【名师微课堂】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的燃烛。
五侯: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古诗今译篇】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诗中寓意悟】
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经典古诗文,常读常新。讲学习时,朱熹告诉我们:“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讲实践时,陆游告诉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讲坚持时,张孝祥告诉我们:“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问自己:古诗词网上公开课,我坚持“听学”了吗?
http://mp.weixin.qq.com/s/ffbuICyfri7lZhhnmZc9MQ
图片:王擎天
文字:边祥云、殷钰
音乐:苗睿
编辑:潘佳惠、黄媛媛